研究生管理

下载专区
位置: 首页 > 研究生管理 > 下载专区 > 正文

王权: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探究

来源:伟德BETVLCTOR1946   时间:2022-04-26   点击数:

新媒体作为现代化的信息存储和传播媒介,包括了社交软件、网络电视、直播平台、信息平台等不同的媒体形式与传播渠道。新媒体渠道的不断拓展从知识、信息、技术层面丰富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交往方式和情感沟通渠道,随之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政治倾向和价值判断产生了较大影响。大学生这一群体正处于“三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各种新媒体形式逐渐走入思政课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极大便利;新媒体的交互性和实时性使得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可以平等且自由地发表个人见解、获取信息。但新媒体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突出强调了新媒体新技术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面、系统地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是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的需要。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5G手机和网络的普及让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新闻时讯和学习资料,交互性的学习方式发展尤为迅速。由于网络媒体具有互通性,自主性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新媒体拓宽了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被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当中。相比较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材更新频次慢等问题,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较为单一化。而新媒体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主体的老师也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新媒体教学形式,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丰富了教学内容,使知识的呈现更具立体性。

2.新媒体对大学生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新媒体被广泛应用后,青少年成为了接受度、参与度最高的群体。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各类软、硬件配套设备的完善,各种新媒体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的时间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成为日常生活和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沟通媒介。新媒体使人际交往形式变得轻松便捷,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

3.新媒体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随着各种信息平台的搭建、交互模式的创新,新媒体作为新的传播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有利于教育教学素材和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创新,也便于开展教学实践。而作为受教育者,大学生处在各种知识的传播速度及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的新媒体环境中,能够迅速了解世界各地最前沿的知识、信息以及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开拓视野。

(二)消极影响

1.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产生的不利影响。例如,新媒体教学容易因节奏过快、课程信息量过大导致学生接受度变低,与教学脱节;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过多课件而缺乏个人学习和提升。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多地依赖互联网,借助新媒体资源的丰富和便利走学习的捷径,从而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网络课程的学习更多依靠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存在课堂监督不到位、师生互动性不强等问题,导致部分网络课程教学与听课效率不高等情况。

2.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影响。众所周知,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信息集散平台,而新媒体环境犹如一把“双刃剑”,其中既包含了积极信息,也包含了众多的消极甚至负面信息。由于媒体人的主观性、媒体的逐利性和网络环境的隐私环境,部分内容和评论存在着失真、夸大、捏造等现象;网络监管的缺失和执法难度的提高使得部分平台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得不到控制,良莠不齐。此外,互联网文化侵蚀现象在近年频出,有些国家借助网络的便利进行文化渗透,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展现在网络之中;更有甚者在网络环境中发表不实言论,刻意抹黑我国政治、制度、文化,蓄意挑起对立,进而腐蚀年轻人的思想。

3.新媒体环境导致泛娱乐化现象严重。目前在新媒体环境中,媒体内容具有泛娱乐化倾向,进而导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越来越娱乐化。“快消品”式的新闻和“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使部分同学丢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和踏实做学的心态,在长期接触此类信息的情况下,会导致大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学习能力退化、思维方式钝化,不利于大学生思维能力、文化素养、道德与法治思想的提升。

二、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受到挑战。所谓“无屏彰性”,是指在互联网上,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发出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每一个互联网的使用者都具有角色的“双重性”,并且其个人信息处于半私密状态。由于此种特性,使得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与传统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相比,部分学生在接触过多的不实信息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误会或抵触情绪。一些西方国家藉由新媒体平台,传播错误的思想价值观念,以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局面。此外,不良信息在网络中屡禁不止,这些垃圾信息形成的负面影响不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庞杂的信息内容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形成了冲击,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正逐步融入传统的课堂模式,而部分教育者也在经历对新媒体教学逐步适应的“阵痛”,除去要提升自身新媒体技术之外,还要研究和思考如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在保持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地位的同时,与受教育者形成“教学相长”的局面。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自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内容借助自媒体展现出不同的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更喜欢通过网络来了解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相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灌输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想要通过网络引导的方式来指导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政治文化等基本素质,还应具备基本的网络技能知识和对信息筛选的能力。

三、从接受机制角度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是双向的、交互的,新媒体传播媒介作为接受中介,起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信息沟通的纽带作用。在信息化社会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要素从广义上来说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机制、教育方法等,上述条件都会对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产生影响。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优化,根本落脚点在于增强当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是积极满足需要,激发内在动力。从心理学层面分析,接受主体的需要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运行的内生动力。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并非是为了接受而接受,而是一种自发的、根据其自身利益和现实需要而发生的主动性接受。当前青年大学生是知识水平较高、思想最为前沿的群体,因而他们的需要具有多元化、层次性等特点,需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优势,切实了解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面对不同需求、不同情况、不同爱好的大学生群体,能够及时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价值观引导,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积极满足不同学生需要。

二是加强网上引导,保证思想引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的传播承载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频次高,所包含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呈现着良莠不齐的状态。因此,要加强对不良网络信息的监管、整顿和处罚力度,从政策和法律层面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规范。同时,学校对学生的上网时间和浏览内容也要进行有效引导,着力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平台,定期开展网络信息安全知识讲座等教育宣传活动。此外,还需要对新媒体行业从业者进行责任培育,引领媒体从业人员增强自身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理性面对名利诱惑,把握好主流意识形态,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肩负起舆论监督和客观报道的责任。

三是创新教育途径,加强教学引领。新媒体背景下,各高校要积极探索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手段,提出适合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从而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互动,以便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向交流。此外,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帮手,利用好微信群、QQ群、微博、微信公众号、慕课、腾讯会议等新媒体平台,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与课下互动,以增强教学效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为大学生自发性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平台,做好网络问政平台、学生社团活动网络平台建设引领和指导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呈现出多元复杂的局面,受教育者特点的变化多样、教育者面临的问题增多、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从接受和需求角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在新媒体时代要重点关注网络这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影响,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保证动力因素能够正向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平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便利,通过新媒体创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促进教育理论向教学实际的转化,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版权所有:伟德BETVLCTOR1946_伟德国际bv1946-欢迎您 吉ICP备05002091号-1